宇树、云深处、小米、蔚蓝等18 款主流机器人“心脏”——动力电池全景解析
在人工智能与机电一体化融合背景下,机器人已走出实验室,广泛应用于家庭、工厂和公共空间。电池作为其“能源心脏”,决定了作业能力与续航表现。格瑞普电池根据电池交易网统计数据对宇树科技、小米、云深处科技、蔚蓝科技四大品牌的 18 款核心机型电池参数进行解析,了解目前消费机器人的市场情况。
一、18 款主流机器人电池核心参数全景
为直观呈现各品牌消费级机器人的电池配置差异,将 18 款机型的关键参数整理如下,方便行业人士与消费者对比参考(数据更新至 2025 年 4月):
品牌 | 外观形态 | 产品名称 / 型号 | 站立尺寸 (cm) | 重量 (kg) | 电池容量 (mAh) | 电池能量 (Wh) | 续航时间 (h) | 电池标称电压 (V) |
Unitree 宇树科技 | 四足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Go2 | 70×31×40 | 15 | 8000/15000 | 236.8/432 | 2—4 | 29.6 |
四足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Go1 | 58.8×22×29 | 12 | 6000/9000 | 133.2/199.8 | 1-2.5 | 24 | |
四足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A1 | 50×30×40 | 12 | 4200 | 90.72 | 1-2.5 | 25.2 | |
四足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B2 | 109.8×45×64.5 | 60 | 45000 | 2250 | 4—6 | 58 | |
四足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B1 | 112.6×46.7×63.6 | 50 | 18000 | 932.4 | 5 | 51.8 | |
四足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B2-W | 109.8×55×75.8 | 85 | - | 2000 | 4 | 58 | |
四足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Aliengo | 65×31×60 | 21.5 | 12600 | 317.52 | 2.5-4.6 | 24.2 | |
人形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H1 | 180×57×22 | 47 | 15000 | 864 | / | 67.2 | |
人形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H1-2 | 178×51×28.7 | 70 | 15000 | 864 | 7 | 67.2 | |
人形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G1/G1EDU | 132×45×20 | 35 | 9000 | 7 | 2 | / | |
人形机器人 | 宇树 Unitree G1-Comp | 132×45×20 | 35 | 9000 | / | 2 | / | |
MI 小米 | 四足机器人 | 小米 CyberDog | 77.1×35.5×40 | 14 | 5600 | 120.9 | 1 | 21.6 |
四足机器人 | 小米 CyberDog2 | 56.2×33.9×48.1 | 8.9 | 4500 | 97.2 | 1.5 | 21.6 | |
DeepRobotics 云深处科技 | 四足机器人 | 绝影 X30 | 100×69.5×47 | 56 | / | / | 2.5-4 | 7 |
四足机器人 | 绝影 X30 Pro | 100×71.5×47 | 59 | / | / | 2.5-4 | / | |
四足机器人 | 绝影 Lite3 | 61×37×40.6 | 12 | / | / | 1.5-2 | 7 | |
Weilan 蔚蓝科技 | 四足机器人 | 蔚蓝 BabyAlpha A2 | 30×15×20 | 1.8 | 2600 | 9.62 | 1 | 3.7 |
四足机器人 | 蔚蓝 BabyAlpha Chat | 30×15×20 | 1.8 | 2200 | 8.14 | 2—3 | 3.7 |
从上述数据可初步观察到当前机器人电池生态的核心特征:
形态与尺寸:主流机型分为四足机器人(14 款)和人形机器人(5 款),站立尺寸集中于 50-100cm,重量覆盖 1.8-85kg,跨度极大;
电池性能:电池能量区间从 8.14Wh(蔚蓝 BabyAlpha Chat)到 2250Wh(宇树 Unitree B2),最大续航达 6 小时(宇树 Unitree B2),标称电压最高为 67.2V(宇树 Unitree H1 系列);
品牌分布:宇树科技机型数量占比超 6 成,是当前消费级机器人市场的核心参与者。
二、四大维度深度解析:品牌、形态、重量与电池能量
1. 品牌格局:宇树科技主导,多品牌差异化竞争
从收录的 18 款机型来看,消费级机器人品牌呈现 “一超多强” 的格局:
宇树科技(Unitree):以 11 款机型占据 61% 的市场份额,涵盖四足、人形两大品类,且在高能量、长续航机型(如 B2、H1 系列)中表现突出,是技术探索的核心力量;
云深处科技(DeepRobotics):以 3 款 “绝影” 系列四足机器人占比 17%,主打中高端工业级场景,机型重量集中于 56-59kg,偏向重载作业;
小米(MI)与蔚蓝科技(Weilan):各占 11% 份额,均以 2 款机型布局细分市场 —— 小米聚焦消费级轻量四足机器人(CyberDog 系列,重量 8.9-14kg),蔚蓝科技则主打迷你型陪伴机器人(BabyAlpha 系列,重量仅 1.8kg)。
这一格局反映出不同品牌的战略定位:宇树科技以 “全品类 + 高性能” 构建技术壁垒,小米依托消费电子生态抢占大众市场,蔚蓝科技则以 “轻量化 + 低功耗” 切入家庭陪伴场景。
2. 外观形态:四足机器人成主流,人形机器人潜力初显
从外观形态分类来看,消费级机器人呈现 “四足主导、人形补充” 的特征:
四足机器人:14 款机型占比 78%,是当前市场的主流选择。其核心优势在于 “智能化 + 场景适配性”—— 既能凭借灵活的步态适应家庭、户外等复杂环境,又可作为电子宠物实现陪伴功能,典型代表如小米 CyberDog2、宇树 Go1;
人形机器人:5 款机型占比 22%,目前以 “特定功能替代” 为核心定位,如宇树 H1 系列主打劳动替代与陪护,G1 系列则面向教育科研场景。人形机器人虽数量较少,但凭借 67.2V 高压系统(宇树 H1 系列)实现了能量密度突破,为未来 “类人化作业” 奠定基础。
值得注意的是,四足机器人的高占比并非技术限制,而是市场需求的直接体现 —— 相比人形机器人,四足机型的运动控制难度更低、成本更可控,更易实现商业化落地。
3. 重量分布:12kg 成主流,重量与场景强绑定
机器人重量直接关联续航表现与作业能力,其分布呈现 “多峰值、强场景关联” 特征:
主流重量:12kg:占比 17%,涵盖宇树 Go1、A1、云深处绝影 Lite3 等机型,这类机型多为消费级轻量款,兼顾灵活性与便携性,适合家庭陪伴、短途巡检等场景;
轻量机型:1.8kg:占比 11%,仅蔚蓝 BabyAlpha 系列,主打迷你陪伴,凭借低重量实现低成本与低功耗;
中重载机型:35-85kg:涵盖宇树 B2-W(85kg)、H1-2(70kg)、B2(60kg)等,多为工业级或高性能消费级机型,重量接近成年男子体重(约 60-80kg),可承担重载搬运、长时间巡检等任务。
重量与续航的关联同样显著:轻量机型(1.8-14kg)续航多为 1-4 小时,中重载机型(35kg 以上)则通过大能量电池(如宇树 B2 的 2250Wh)将续航提升至 4-7 小时,体现 “重量 - 能量 - 续航” 的正相关关系。
4. 电池能量:差距悬殊,技术阵营分化明显
电池能量是机器人 “续航能力” 的核心指标,其分布呈现 “跨度大、梯队清晰” 的特点:
第一梯队(2000Wh 以上):仅宇树 B2(2250Wh)与 B2-W(2000Wh),均为四足重载机型,凭借 45000mAh 大容量电池实现 4-6 小时续航,可满足工业级长时间作业需求;
第二梯队(850-950Wh):包括宇树 B1(932.4Wh)、H1(864Wh)、H1-2(864Wh),其中 H1 系列作为人形机器人,通过 15000mAh 电池 + 67.2V 高压系统,在 47-70kg 重量下实现 7 小时续航,证明 “结构优化 + 电源管理算法” 可突破 “重量 - 续航” 的线性限制;
第三梯队(500Wh 以下):涵盖小米 CyberDog 系列、蔚蓝 BabyAlpha 系列等多数消费级机型,电池能量集中于 8.14-432Wh,续航 1-4 小时,以 “成本 - 续航 - 安全” 的平衡为核心目标。
从能量占比来看,864Wh(宇树 H1 系列)占比 17%,成为中高端机型的主流选择;而 8.14-2000Wh 的能量跨度,也反映出不同场景对机器人电池性能的差异化需求。
三、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
通过对 18 款机型的横向对比,当前机器人电池生态已形成三大核心特征,同时也为未来技术升级指明方向:
1. 当前生态三大核心特征
形态驱动技术分化:四足机器人普遍依赖大容量电池组(如宇树 B2 的 45000mAh)实现长续航,人形机器人则通过高压系统(67.2V)提升能量密度,两种路径分别适配 “灵活移动” 与 “类人作业” 需求;
续航突破形态限制:宇树 H1 系列以 15000mAh 电池实现 7 小时续航,证明 “结构优化(如轻量化机身)+ 电源管理算法(如动态功耗调节)” 可打破 “重量越大、续航越长” 的传统认知,成为提升续航的关键变量;
电压等级形成阵营:24-29.6V 低压系统多用于轻量机型(如小米 CyberDog、宇树 Go1),58-67.2V 高压系统则成为高性能机型标配(如宇树 B2、H1 系列),电压等级已成为区分 “消费级” 与 “工业级” 的重要标志。
2. 未来技术方向:从 “被动适配” 到 “主动赋能”
当前机器人电池仍处于 “被动适配机型” 的阶段,而未来随着新材料、新技术的应用,将逐步转向 “主动赋能场景”:
新材料突破:硅负极、固态电解质等技术的落地,将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,有望让人形机器人重量降至 30kg 以下,同时续航突破 10 小时;
无线充电技术:无线充电 + 自主导航的结合,可实现机器人 “自主补能”,解决工业级机型 “续航焦虑”,尤其适用于工厂、仓库等固定场景;
个性化电池方案:针对不同场景推出定制化电池 —— 家庭陪伴机器人侧重 “轻量化 + 低功耗”,工业巡检机器人侧重 “长续航 + 高防护”,人形机器人则侧重 “高能量密度 + 快速充电”,进一步推动行业细分。
结语
机器人电池作为 “能源心脏”,其技术演进直接决定了智能机器人的场景边界。从当前 18 款主流机型来看,宇树科技以全品类布局引领技术探索,四足机器人凭借场景适配性占据市场主流,而高压系统、电源管理算法已成为提升续航的核心手段。未来,随着固态电池、无线充电等技术的成熟,机器人电池将从 “满足基本需求” 转向 “赋能创新场景”,催生更轻量化、高响应、长续航的新一代智能体,推动机器人真正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
格瑞普专注电池自主研发已逾 27 年,积累了 300 余项核心专利技术,长期引领行业创新。公司推出的高比能机器人电池,能量密度最高可达 350Wh/kg,在保证安全与稳定的同时显著提升续航与作业性能。此外,格瑞普还可根据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,提供定制化的电池解决方案,助力机器人在多元场景中高效运行。如你有需求,可在线咨询客服或电话我们。
相关文章
-
【技术解读】穿越机电池怎么选?从桨叶、电机到电池的匹配逻辑
2025-06-09 -
什么是动力电池MSD系统,动力电池MSD系统有哪些功能和作用?
2023-11-23 -
锂离子动力电池有哪些优缺点?
2023-08-07
相关产品
-
Tattu NEO 29000mah 47.4V 5C 12S1P 高压半固态无人机智能电池
-
Tattu NEO 30000mah 44.4V 5C 12S1P 半固态无人机智能电池
-
4.45v超高压半固态电池
-
350 Wh/kg系列半固态-高比能-高能量密度电池